原著 费奥多尔·阿勃拉莫夫
改编 列夫·朵金/阿尔卡季·卡兹曼/谢尔盖·别赫捷列夫
导演列夫·朵金(剧院艺术总监、俄罗斯民族艺术家、苏联及俄罗斯国家奖项获得者)
舞美 爱德华·科切尔金
服装 因娜·加贝
助理导演 娜塔莉亚·克罗托娃
排练指导 瓦莱里·加伦杰耶夫/米哈伊·亚历山大洛夫
演出执行 娜塔莉亚·索洛古勃/艾琳娜·斯佩兰斯卡雅
2015年4月26日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小剧院—欧洲剧院首演
列夫·朵金1944年在西伯利亚出生,当时她的母亲因战争爆发被迫疏散至此。青少年时期,他曾在列宁格勒青年剧院学习戏剧,中学毕业后,进入列宁格勒国立戏剧、音乐与电影艺术学院(现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师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门生鲍里斯·佐恩。
朵金首次执导的作品是1966年于电视上播放的屠格涅夫《初恋》,随后他执导了数十部舞台作品,分别在莫斯科、列宁格勒(现圣彼得堡)和国外上演,包括《自家人好算账》、《罗萨·贝恩德》、《旅长》、《戈洛夫廖夫老爷们》、《温顺的女人》和《破产》。他导演的歌剧作品有萨尔茨堡复活音乐节与克劳迪奥·阿巴多合作的《埃莱克特拉》、在米兰斯卡拉歌剧院与姆斯季斯拉夫·罗斯特罗波维奇合作的《马捷帕》、在佛罗伦萨五月音乐节演出的《姆钦斯克县的麦克白夫人》、在巴黎夏特莱剧院与瓦莱里·捷杰耶夫合作的《恶魔》、在佛罗伦萨巿立剧院与祖宾·梅塔合作的《奥赛罗》,以及与塞米扬·比契科夫合作在阿姆斯特丹、佛罗伦萨及巴黎巡演的《黑桃皇后》。
朵金在圣彼得堡小剧院执导的第一个作品,是1975年上演的恰佩克《强盗》,继而在1980年执导了阿勃拉莫夫的《屋子》。他在 1983 年起出任圣彼得堡小剧院艺术总监, 2002年开始兼任剧院总经理。在过去三十年,他执导了《兄弟姐妹》、《苍蝇王》、《大学生联欢歌》、《群鬼》、《清晨天空中的星星》、《榆树下的欲望》、《樱桃园》、《切文古尔镇》、《幽闭恐惧症》、《李尔王》、《无名剧》、《万尼亚舅舅》、《生活与命运》、《爱的徒劳》、《进入黑夜的漫长旅程》、《三姐妹》、《雨中肖像》、《阴谋与爱情》和《人民公敌》等众多重要作品。
朵金自1967年起开始教授演技和导演方法,现为圣彼得堡国立戏剧艺术学院教授及导演系系主任,至今已培育出数代演员和导演,其中不少目前与圣彼得堡小剧院紧密合作。他亦在英国、法国、日本和美国等地主持大师班。
朵金和他的剧场制作曾赢得无数国内外奖项,包括苏联及俄罗斯国家奖、凯旋独立奖、金面具奖、劳伦斯·奥利弗奖、欧洲戏剧奖(2000)及俄罗斯总统奖(2001)等。2012年,朵金被推选为欧洲剧场联盟名誉主席。
圣彼得堡小剧院 1944 年成立于圣彼得堡,当时城中许多剧团都已迁离,逃避战火。小剧院由区域行政委员会组成,开始只是在区内的村镇演出,在圣彼得堡不大为人认识。巴德夫在 1973 年出任总导演,他广邀著名剧作家和年轻导演加入剧团工作,其中包括列夫·朵金。朵金 1975 年在圣彼得堡小剧院执导卡雷尔·恰佩克的《强盗》,1983 年起出任剧院艺术总监。 圣彼得堡小剧院公认是目前俄罗斯最佳剧团之一,作品以创新见称,誉满全球,现有六十余名演员,除了活跃于圣彼得堡,亦经常参与世界各地的重要文化艺术节。
1992 年,朵金和圣彼得堡小剧院加入欧洲剧场联盟。1998 年,圣彼得堡小剧院获得“欧洲剧院”地位,是继巴黎奥迪翁和米兰小剧院之后第三个获得这个地位的剧团。
第一部 聚散离合
第一幕
兄弟姐妹发生在俄罗斯北部一个叫做贝卡什诺的村庄里,在1945年春天,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之后。它讲述了普里亚斯林一家和其他居民的"新生活"集体农庄。演出开始于斯大林的战时——他呼吁苏联人民,“兄弟姐妹们”,为战胜敌人,放弃一切。两个年轻男孩,米哈伊尔和叶戈尔,从森林工作回来。村子里其他的男人们都去打仗了,要么死在了战场上,要么还没有回来。米哈伊尔的母亲安娜、他的姐姐丽莎、他的孪生兄弟和他的小妹妹都兴奋于米哈伊尔的归家。米哈伊尔的父亲也死在了这场战争中。安菲萨——集体农庄主席和地方政府代表贾尼切夫正在进行又一轮的集体农庄的工作,几乎没有足够的粮食来给种子,农民们得不到任何粮食来养活自己。美丽又浪荡的瓦尔瓦拉,她的丈夫已在战争中死去。安菲萨安慰她说,生活很快就会变好。种植如火如荼,累了的妇女们停下来休息。
他们抱怨自己的生活:她们和她们的孩子都饿了,一切仍处于战争时期的艰辛。丽莎向米哈伊尔说有一个计划要去实施,去淹死集体农庄的牛——集体农庄里是禁止屠杀牛的,得到肉的唯一可能就是安排一次事故。叶戈尔告诉米哈伊尔他要进城去学习如何成为一名拖拉机司机,并嘲弄米哈伊尔决定留在村里的无私行为是多么的愚蠢。米哈伊尔无法与叶戈尔同行——他全家都依赖于他的留下。农民们热情的迎接伊利亚,战争结束后回到村里的第一个士兵。女人们都羡慕他的妻子玛丽亚,但这场胜利的宴会很快使众人们意识到——很多人都死了,悲伤是始终存在的。偶然的机会,米哈伊尔和瓦尔瓦拉的一个拥抱,使得他们对彼此产生了好感。
第二幕
瓦尔瓦拉和米哈伊尔的婚外情在村子里变得人尽皆知,女人们恶意中伤瓦尔瓦拉——说她还有很多更年轻的情人。安菲萨想要阻止,思考如何让普里亚斯林一家免遭耻辱——她告诉瓦尔瓦拉永远离开村庄。由于增加的记录需要安菲萨派遣出村庄里所有的农民,甚至是妇女。农民们不满意这个决定,但也只好服从命令。安菲萨的丈夫格里戈里从战场归来。可安菲萨正在等待着卢卡申——一个她在战争期间爱上的军官。安菲萨的前夫格里戈里和瓦尔瓦拉一起离开了这个城市。在绝望中的米哈伊尔决定永远恨安菲萨。加尼切夫举办了一场会议,由农民们投票取代安菲萨,大家皆因为在战争年间的辛勤工作而怨恨她。米哈伊尔则是第一个拿石头打她的人。他最近收到了叶戈尔的信,讲述了在城市里的快乐生活,这使米哈伊尔更加的矛盾和沮丧。一个白日梦,米哈伊尔梦想着自己望尘莫及的幸福生活——但事实上,他要继续回到那艰辛与现实的重担中去了< p="">
第二部十字路口
第一幕
集体农庄庄园们正在看着一部50年代著名的电影,它展现了苏联农村一副繁盛的景象,但这一切都是假的。在现实中,村民们依旧饥饿、贫穷并绝望。伊万·卢卡申——安菲萨的现任丈夫,也是集体农庄的新主席将要代替涅乔索夫到森林中伐木,在他不在的时候,卢卡申让米哈伊尔暂时充当农庄主席的角色,季莫菲没能到森林里参与伐木工作,作为一个曾经的战俘,他无法得到官方的信任,也无法在父亲那里得到一丝的同情。季莫菲和他的妹妹记得,年轻的时候他们曾经怀有国际主义的梦想。季莫菲去到区医院,贾尼切夫命令米哈伊尔向党委告发他,与此同时,季莫菲却因癌症病逝了。叶戈尔来访,他在城里发展得很好,并试图吸引丽莎。季莫菲的死令米哈伊尔十分震惊,他读着报纸,文章里充斥着叶戈尔的美好形象,但这都是假的,这和他认识的现实中的叶戈尔毫无共同点。贾尼切夫通知农民们,交付粮食的阶段性计划遭到了质疑,这意味着村民们将会继续挨饿,作为农庄主席,卢卡申必须百分之一百地服从党的命令,村民们对卢卡申失去了信任。
第二幕
在村子里,一年一度的认购公债运动正在进行,实际上,这项活动意味着缺乏资金的政府强迫村民放弃他们本就微薄的收入,承诺给他们一份遥不可及的利息。贾尼切夫和卢卡申在村子里散步,日托夫喝醉了,对他们提出了政治观点上的反对。卢卡申恳请贾尼切夫无视日托夫的冒犯。在晚餐时,贾尼切夫将一切问题的原因归咎于刚刚过去的战争,然而卢卡申解释称,经济水平的低下与政府的管理不当和对农民的残酷政策有关。安菲萨大胆的说出了事实——党正在从农村掠夺粮食以喂饱城市居民。贾尼切夫将他听到的一切记下,作为以后方针的参考——被逮捕的人还是太少了。村民们对工作提不起一点兴趣,他们宁可到附近的港口做装卸工,在那他们既可以赚到钱,又可以得到食物。叶戈尔回来迎娶丽莎,在婚礼上,米哈伊尔梦想着能够再见到瓦尔瓦拉。为了鼓励村民们重新为集体农庄工作,卢卡申在没得到党的允许的前提下私自向村民们发放了粮食。为此卢卡申被逮捕,安菲萨进城解救自己的丈夫,瓦尔瓦拉支持并保护着她。瓦尔瓦拉依旧爱着米哈伊尔,安菲萨为毁了瓦尔瓦拉和安菲萨的生活而感到愧疚。米哈伊尔写了一份为卢卡申辩护的请愿书,并尝试寻找支持者联合署名。因害怕被捕,所有人都拒绝在请愿书上签字,丽莎想要签字,叶戈尔不允许妻子在这份危险的文件上签字。丽莎还是坚持签了字,叶戈尔永远离开了这个家。丽莎宣称:“与其泯灭良心地活着,还不如死去。”这一点米哈伊尔也已懂得。
瓦尔瓦拉和米哈伊尔的婚外情在村子里变得人尽皆知,女人们恶意中伤瓦尔瓦拉——说她还有很多更年轻的情人。安菲萨想要阻止,思考如何让普里亚斯林一家免遭耻辱——她告诉瓦尔瓦拉永远离开村庄。由于增加的记录需要安菲萨派遣出村庄里所有的农民,甚至是妇女。农民们不满意这个决定,但也只好服从命令。安菲萨的丈夫格里戈里从战场归来。可安菲萨正在等待着卢卡申——一个她在战争期间爱上的军官。安菲萨的前夫格里戈里和瓦尔瓦拉一起离开了这个城市。在绝望中的米哈伊尔决定永远恨安菲萨。加尼切夫举办了一场会议,由农民们投票取代安菲萨,大家皆因为在战争年间的辛勤工作而怨恨她。米哈伊尔则是第一个拿石头打她的人。他最近收到了叶戈尔的信,讲述了在城市里的快乐生活,这使米哈伊尔更加的矛盾和沮丧。一个白日梦,米哈伊尔梦想着自己望尘莫及的幸福生活——但事实上,他要继续回到那艰辛与现实的重担中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