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新疆克拉玛依一名女生在语文课堂上用琵琶为同学们演绎《琵琶行》的视频火了。“大珠小珠落玉盘”、“铁骑突出刀枪鸣”......白居易诗词里的描写,在她的演绎下直观又生动,同学们掌声不断、连连称赞。
也许,你的身边没有这样一位“宝藏同学”,但是却有一场“宝藏演出”在等待着你与中国诗词赴一场古风古韵之约。
2022年1月16日,《如梦令——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即将在哈尔滨大剧院上演。在诗词弹唱中瞥见古人的婉约与洒脱,此前《如梦令》已走过多个城市,将古朴、高雅的中国文化之美分享给万千观众。
琴歌,即抚琴而歌,是诗词与音乐相结合的艺术。它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的重要内容之一,历史可追溯到4000年前。在《如梦令》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中,担任主演、琴、歌的是中国当代古琴琴歌音乐家、歌剧/音乐剧演员何怡。何怡于2012年创建何怡琴歌工作室,她希望能够将琴歌的形式与世界通用的音乐语言相结合,创造性地挖掘与活化中国传统文人琴歌艺术。
担任这场音乐会音乐总监与作曲的是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刘青。刘青与何怡是多年的好友,两个人的艺术品味、艺术追求都非常契合。由于她们都很喜欢宋词,尤其是李清照的词,刘青将一首李清照的词谱曲,由何怡演唱。从这一首单独的作品出发,何怡想到,可以挖掘更多受到大众喜爱的诗词,通过各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展现诗词和音乐之美。
此次音乐会共上演十四首作品,包括《暗香·旧时月色》《那惊起时的蝴蝶》《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凤凰台上忆吹箫·香冷金猊》《声声慢·寻寻觅觅》《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酒狂·桃花庵歌》《客至》《阳关三叠》《诗经·维清》等。选取的诗词有先秦时期的《诗经》,也有唐代王维、杜甫及宋代李清照的经典之作。
音乐会并不以朝代时间顺序演绎这些作品,而是通过李清照、赵明诚的爱情故事,通过多样元素的表现形式进行“时空穿梭”,巧妙地融入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的介绍,引导观众从“剧中人”的视角更直观地与历史共鸣。随着一个个音乐作品的展开,音乐会带领观众穿越历史,沉浸于诗词音乐的情境、心境、意境之中,与古代文人对话,感触其独立人格,进入其充满魅力的精神世界。
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古代曲谱的重新编配,也有新创作的当代琴歌音乐作品。在作曲家刘青看来,古与今原本就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重新编配的古谱和新创作的旋律穿插在音乐会的上下半场中,从精神气质上让中国文人的情怀傲骨渗透到了每一首琴歌作品中。所不同的是,当代琴歌作品在表现力上会更加丰富,因为不仅用古琴一种乐器来演奏,还加入了箜篌、笛、箫、埙、笙和大鼓,让听觉感受更加立体,音乐呈现也更具戏剧性。
新创作的作品体现了当代作曲家的审美和音乐感悟力,也融入了刘青大胆的尝试。例如,整场音乐会以《如梦令》为名,《如梦令》这首曲子成为整场音乐会的重中之重。“为这样一首经典诗词创作音乐,按照常理,应该是从文字中找音乐的灵感。但如果仅仅是复制或再现诗词就比较局限了,所以要有所创新和突破。在《如梦令》中,我比较大胆地运用了三拍子的律动。这种律动在中国汉族音乐中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琴歌里几乎没有过。但是考虑到作品的跳跃感和活跃度,比较适合用这样的律动,我想这其实也是琴歌音乐创作上的一个突破。”
刘青在创作《声声慢》时揣摩了很长时间,“《声声慢》是李清照在她人生最悲苦的状态下写的,这种悲凉甚至有一定悲愤的情感。应该怎样体现,我和何怡一直在推敲。对其中每一个音的运用以及如何更恰当地体现情境,都反复揣摩。中国诗词的创作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推敲,而我们是一个音一个音地推敲。”在这样反复细致的推敲下,整场音乐会的作品都让人印象深刻。演出最后,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一起演唱。当人们离开音乐厅时,都能唱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旋律。
何怡琴歌工作室出品系列音乐会:《南熏琴歌》专场音乐会(2014北京首演、欧洲巡演);《嵇康遇见舒伯特》中西雅歌音乐会(2017深圳大剧院首演、中国巡演);《暗香•MOON LIGHT》琴歌与弦乐四重奏音乐会(2019纽约林肯中心首演、中美巡演);《如梦令》中国诗词琴歌原创情景音乐会(2021北京国家大剧院首演)。
如梦令
何怡中国诗词琴歌音乐会
哈尔滨大剧院 · 歌剧厅